> 文章列表 > “崒峍浮图插翠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崒峍浮图插翠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崒峍浮图插翠微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崒峍浮图插翠微”出自宋代艾性夫的《登六和塔》。

“崒峍浮图插翠微”全诗

《登六和塔》

宋代 艾性夫

崒峍浮图插翠微,长连山影浸江湄。

地高直见海穷处,天近先知日上时。

香绕五云宫里梦,墨浓千佛顶头诗。

无风最喜铃相语,切莫丁宁说秀支。

《登六和塔》艾性夫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登六和塔》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以对六和塔的登临为主题,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,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

诗词以精巧的描写展示了六和塔的壮丽景象,\"崒峍浮图插翠微,长连山影浸江湄\",形容了塔身高耸入云,山影倒映于江水之中。地势高峻,一望无际,视野处处可见海的尽头,\"地高直见海穷处\"。天空近得似乎能预知太阳的升起,\"天近先知日上时\"。这些描写以自然景观的壮美与辽阔,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。

接下来的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六和塔的寄托和思索。诗中提到\"香绕五云宫里梦\",意味着在这座塔里弥漫着香气,仿佛进入了仙境,体验着人间的梦幻。\"墨浓千佛顶头诗\",描绘了塔内佛像的浓重墨色,暗示了修行与悟道的追求。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六和塔的虔诚和对宗教信仰的向往。

最后两句\"无风最喜铃相语,切莫丁宁说秀支\",则是对塔的一种寓意的赞美。铃声悠扬,没有风的时候最为清晰,宛如佛法的教诲,提醒人们不要妄语,要保持内心的宁静。\"秀支\"是佛教术语,指的是佛陀的圆满境地。这句诗语言简练,意味深长,寓意着人们应当保持心灵的平静和纯净。

《登六和塔》这首诗词通过精妙的描写和寓意的赞美,展示了对大自然景观的美丽赞叹和对宗教信仰的向往。同时,通过塔的象征意义,也呈现了对内心宁静与纯净的追求。整首诗意融洽,表达了作者对塔的登临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,给人以启迪和共鸣。